2010年8月9日

最喜欢的法国片:第六名



还没聊完。

6.《克莱尔之膝》(Le genou de Claire)
1986年的《绿光》(Le rayon vert)并不是艾里克·侯麦(Eric Rohmer)唯一展示法国人闲聊战斗力的影片,1970年的《克莱尔之膝》同样从头聊到尾。这位法国新浪潮导演的风格就是如此;摄影方面很普通,情节几乎不存在,可是戏里人物充满智慧,谈话内容寓意深远。

本片属于侯麦的「六个道德故事」系列,关系到瀟灑稳重外交官Jerome (Jean-Claude Brialy饰)与灵敏大方女作家Aurora (Aurora Cornu饰)讨论的情欲测验;目标为一对青少年姐妹。首先,妹妹Laura (Béatrice Romand饰)和已定婚的Jerome进行爱理不理的游戏,暧昧隐灭后,Jerome便迷上姐姐Claire (Laurence de Monaghan饰)。只是他的欲望竟是Claire的膝盖。

本片是我看过最性感的电影之一,没有赤裸,没有色情,只有一只很想抚摸美丽膝盖的手。

2010年8月6日

最喜欢的法国片:第七名



如果老爸是举世闻名的法国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当儿子的该如何跨出庞大阴影?不仿成为历史最伟大的导演之一。

7.《游戏规则》(La règle du jeu)
·雷诺阿(Jean Renoir)的1939年经典作品许多十大电影名单的常客,原因在于影评界看到历史性的摄影就心跳加快。我倒不是因技术方面的突破喜欢本片,贵族世家的庄园生活才是吸引我的特点。「一堆人物聚集在豪华庄园」是现代少见的影片主题,除了2001年的《高斯福庄园》(Gosford Park),近几年似乎没有同类型的电影。也因如此,看到《游戏规则》如看到白老虎那样震撼。

所谓「游戏」指的并非名门巨富在私人度假村的交际游玩,而是他们在公众面前的表态及形象。「规则」指的是这些有钱人死守的礼貌及雅气,就算是三角恋情也要彬彬有礼。雷诺阿虽然以尖锐的幽默讽刺法国上流社会的规矩、思想、作风,但他也满佩服贵族八面玲珑的超能力。

这部诙谐喜剧的对白真的无话可说的棒,例如被抛弃的情妇优雅地承认「一个人可以解恨,但无法解闷」,清楚认知自己无法燃起过去的爱火。本片最终的一句对白又是一个完美结论;老一代的豪门贵客竟称赞庄园主人死爱面子的谎言为「风度,这可是现代稀有的东西。」

的确是稀有的东西⋯⋯

2010年7月12日

最喜欢的法国片:第八名



法国人整天坐在咖啡厅聊天,这是很多美国人对法国人的刻板印象,认为他们只懂享受,不会努力工作。走在大街小巷,我发现法国人果真都泡在咖啡厅里摆龙门阵,不是谈心,就是闲聊,连观看人群也是一种活动。

8.《绿光》(Le rayon vert)
1960年代新浪潮导演艾里克·侯麦(Eric Rohmer)的作品经常表现法国人爱聊天的习性,而他在1986年的《绿光》更是火上加油。女主角Delphine (Marie Rivière饰)从第一个镜头就开始聊,电话上聊,面对面聊,一对一聊,一堆人聊,用餐聊,不用餐聊,室外聊,室内聊,不想聊听别人聊。也难怪很多影迷受不了戏中人物从早到晚闲话家常,而且一聊就是一镜到底。然而,导演正是利用这些谈话来描述女主角的个性;重点不在她「说什么」,而是她「怎么说」。从她的态度及反应来看,矛盾、爱哭的Delphine为典型迷失的女人,寂寞却又不合群,想求救又不接受帮助,感到孤单却爱耍自闭。本片不像侯麦早期的「六个道德故事」系列,主角并不是面对诱惑的男性,但共同点是他们全都不知自己想要什么。

2010年7月8日

最喜欢的法国片:第九名



巴黎数不清的古老建筑物令我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很自然地幻想好几十年前,好几百年前,站在我站的地点的人在做什么,想什么。我也很好奇编剧导演克里斯·马克尔(Chris Marker)在1962年在做什么,想什么。

9.《堤》(La jetée)
1962年带给观众马克尔的实验性短片《提》。将近四十年后,观众始终很难想像马克尔竟能省略「动作」,采用一连串的黑白相片来叙述一名来自未来的男子爱上一名居留现代的女子。如何精简表达时间旅行?如何精简形容爱?我曾经写过本片充满「少就是好」的力量,欢迎大家穿越时空回顾去年的文章内容

2010年7月4日

最喜欢的法国片:第十名



六月底陶醉在法国一星期,和坎城结为夫妻,又与巴黎婚外情,真是魅力四射的国家。当然,魅力四射的国家必有魅力四射的电影,只可惜我有一山的法国电影还没机会看。我目前最喜欢的法国片,从第十名开始:

10.《无日》(Sans soleil)
「看」到的是神奇美妙的环游世界片段,「听」到的是一名女子阅读旅行者的来信。我一直对编剧导演克里斯·马克尔(Chris Marker)在本片使用的叙事架构十分着迷;整部片由从不出现的女子传达无影无踪的旅行者一路的感想。除了特殊的叙事架构,1983年的《无日》观察不同国家的历史、习俗、信仰、社会及经济,并提出多数有趣的评论。艺术不只须要有创意,也应该刺激思想,启发疑问。很多影评人用「前卫」来形容马克尔,他们说的没错。

2010年6月21日

意大利的影响力



大多数影迷大概不知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还满爱拍纪录片;除了2005年的《没有回家的路向:鲍伯·迪伦》(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身为意大利裔美国人的斯科塞斯在1999年的《我的意大利之旅》(Il mio viaggio in Italia)诚心诚意表达他对祖国电影的热爱。本片长达四个钟头,横跨意大利电影历史,介绍和探讨二次大战到1950年代的三大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导演:罗伯托·罗塞里尼(Roberto Rosselini)、维托里欧·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当时,新写实主义电影挑战了好莱坞的华丽制作以及「美梦成真」剧情,不但鼓励外景拍摄,聘请非职业演员,编剧也擅长以悲观角度看待社会及生命。

新写实主义强力影响了1960年代之后的影片,而斯科塞斯也很乐意地列出许多世界巨作及大师,尤其两位令我闭上眼睛摇头敬佩的意大利导演:费德里克·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和米可安桀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乍看之下,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想当然是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接班人,可是他们的风格跟前辈们的比起来,又没有想像中的一致。如果罗塞里尼、德·西卡、维斯康蒂是想呈现社会的衰弱经济和道德如何带来绝望,那么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专注在主角如何面对现代化的意大利,好比拿个放大镜对准主角的精神及心灵。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的影片梦幻多了,但保持新写实主义的悲情,只是他们故事里的战争及悲剧不是发生在眼前,而是发生在脑里、心里。

对于喜欢费里尼、安东尼奥尼以及历史的我,《我的意大利之旅》是必看的作品,可是不得不指出本片就如一堂历史课。从电影片段、剧照到「导游」斯科塞斯的详解,《我的意大利之旅》充满教育性,只是毫无戏剧性。

2010年6月11日

难忘情景:《没有回家的路向:鲍伯·迪伦》



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在电影历史的地位早已奠定,可是这位美国大导演近十年来与李奥纳多·迪卡普里欧(Leonardo DiCaprio)合作的一系列影片只能用「为什么」这三个字形容。不管是《纽约黑帮》(Gangs of New York)、《飞行者》(The Aviator)、《无间行者》(The Departed)、《禁闭岛》(Shutter Island),迪卡普里欧的演技只能用「扯后腿」这三个字形容。然而,斯科塞斯的2005年纪录片《没有回家的路向:鲍伯·迪伦》(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不但没有迪卡普里欧搅局,而且主题还是我的偶像鲍伯·迪伦(Bob Dylan),心情只能用「上天堂」这三个字形容。

身为1960年代反叛文化代言人,迪伦对美国民谣、乡村、蓝调、摇滚音乐有深远影响力。他的歌词连接许多无关的文字和概念,穿插政治、社会及哲学。208分钟充满罕见的演唱会及采访片段,包括印象最深刻的文字拼图场景。看着迪伦嘻嘻哈哈地把文字混合当游戏玩,这种惊人的想像力只能用「斯科塞斯的《无间行者》竟然赢奥斯卡最佳影片?」这十九个字形容。

2010年6月3日

别有用心



我跟许多影迷一样,明知道坎城电影节和其他电影节的颁奖习惯不是很理想,还是迫不及待上网调查结果,万分关心最佳影片大奖落谁手。六十几年的辉煌历史就是有如此难以抵挡的影响力,但仔细想想,每年只有十人左右的评审团根本没什么分量,值得影迷的注目吗?老实说,最佳影片不就是反映评审团主席的个人动机吗?

第六十三届坎城电影节的评审团主席提姆·伯顿(Tim Burton)将今年的金棕榈奖颁给《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这部温馨的幽灵影片是泰国导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出的鬼点子,而来自美国的伯顿最擅长拍奇幻鬼魂电影。不是《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没资格赢大奖,只是评审团主席有时忍不住想留下个人印记。

2010年5月16日

难忘情景:《洞》



有些影迷喜欢蔡明亮的电影,不喜欢他拍的歌舞场景。又有些影迷喜欢蔡明亮拍的歌舞场景,不喜欢他的电影。还有些影迷通通不喜欢。当然,也有些影迷全部都喜欢。我大概属于第四组。

这位争议性十足的台湾导演在1998年的《洞》(The Hole)和2005年的《天边一朵云》(The Wayward Cloud)创造了许多古里古怪歌舞场景。我特别爱看《洞》的歌舞场景,因为导演选择用老牌女星葛兰演唱的活泼歌曲来搭配本片的冷清黑暗气氛。女主角杨贵媚一边对嘴,一边跳舞,很明显不是专业舞者。也因如此,片中五段歌舞秀更加搞笑滑稽。最有趣的片段为葛兰的《我爱卡拉苏》,杨贵媚从头到尾在窄小电梯里表演,与想像中活蹦乱跳的歌舞秀完全相反。当然,只有蔡明亮会在闪闪发亮的歌舞秀结束后,立刻切到闷闷不乐的李康生,像个颓废乞丐倒在电梯里。

喜不喜欢由你。

2010年5月5日

请问您喜欢吃凤梨吗?



「谁知道飞机中途转站。」

1994年的香港艺术武侠片《东邪西毒》(Ashes of Time)是王家卫在中国沙漠拼了老命拍完的宝贝。当时,剪接过程冗长,导演打算休假透透气,没想到在短短时间「无意」拍了轻松快活爱情片《重庆森林》(Chungking Express),竟然「一不小心」得到国际影迷的注目。《重庆森林》的知名度不但超越《东邪西毒》,也帮助王家卫在1997年由《春光乍泄》(Happy Together)夺得坎城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其实了解一个人并不代表什么,人是会变的。」

我最欣赏的王家卫电影中,《重庆森林》排名第二,在1990年的《阿飞正传》(Days of Being Wild)之上,2000年的《花样年华》(In the Mood for Love)之下。《重庆森林》因生事特殊,跟导演曾经和之后拍的作品明显不同。导演的两位好友「心酸」与「寂寞」同样出席,可是这部1994年影片的喜剧部分多于悲剧部分,很难得乐观看待爱情,算是他唯一开开心心了结的故事。

「吵一点才好,不用想事情。」

美好的结局完全不像王家卫的作风,但至少导演保留了他的选曲才华。大部分的影迷爱慕妈妈爸爸合唱团(The Mamas & the Papas)的"California Dreamin'"和女主角王菲翻唱小红莓合唱团(The Cranberries)的"Dreams"。我倒是被影片一开始的迷幻夜色和麦克·葛拉索(Michael Galasso)以小提琴演奏的"Baroque"彻底催眠。

「原来茄汁沙丁鱼都会有豆豉味道?」

许多观众也被王菲彻底催眠,迷上这位天真小精灵。另一位诱人的女星为风衣配墨镜的金发女郎林青霞;刚拍完《东邪西毒》,又被王家卫请来扮演蛇蝎美人。有趣的是,魅力/演技马马虎虎的金城武在本片证明了喜剧片是他唯一的生存之地。话说回来,《重庆森林》最终属于梁朝伟的。他展现跟家用物品聊天的疯狂一面,挑逗空姐女友的性感一面,向服务生点餐的潇洒一面。五度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纪录保持者),梁朝伟全靠本片带来第一次胜利。

「我跟她最接近的时候,我们之间的距离只有0.01公分,我对她一无所知。
六个钟头之后,她喜欢了另一个男人。」

要是梁朝伟是主角中的主角,那么都市生活算是硬抢戏的配角。香港的拥挤房屋小巷由杜可风(Christopher Doyle)的快打旋风手提摄影,变得更加密密麻麻。然而,本片强调的是人山人海中的孤独,利用空间表达「擦身而过」的缘分。时间也是王家卫擅长应用的工具;除了多数时钟的镜头及年月日的对白,导演靠慢动作将一秒拉长,靠省略剪接使一年消失。基于电影逻辑,连罐头都能有一万年的期限。

2010年5月2日

最佳超长电影

当我看到一部片子长达180分钟,第一个想法便是「这三个钟头最好改变我的人生,要不然我翻脸」;要观众连坐超过三小时,对筋骨不太好吧。纽约的林肯中心电影协会最近宣布最佳超长电影,四十部伤害筋骨的巨作中,217分钟的《母亲与娼妓》(La maman et la putain)夺冠。本片与我还未相见,而名单上也有很多听说过没看过的作品,但以下是我经历过的十四部长到臀部发麻的电影。

3.《让娜·迪尔曼》(Jeanne Dielman, 23 Quai du Commerce, 1080 Bruxelles) - 201分
4.《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 - 237分
5.《乱世儿女》(Barry Lyndon) - 184分
8.《安德烈·卢布廖夫》(Andrey Rublyov) - 205分
9.《教父2》(The Godfather: Part II) - 200分
10.《美国往事》(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 - 229分
21.《天堂的孩子》(Les enfants du paradis) - 190分
22.《豹》(Il gattopardo) - 187分
26.《侠女》(A Touch of Zen) - 187分
30.《党同伐异》(Intolerance: Love's Struggle Throughout the Ages) - 197分
31.《一个国家的诞生》(The Birth of a Nation) - 190分
37.《木兰花》(Magnolia) - 188分
39.《七武士》(Seven Samurai) - 207分

2010年4月18日

被雅克·里维特耍了



超过三个小时的电影最好有行得通的故事,故事不行就看摄影,摄影也不行就看剪接,剪接也不行就看不下去。1974年的《塞琳和朱丽去航船》(Céline et Julie vont en bateau - Phantom Ladies Over Paris)长达193分钟,但故事一塌糊涂,摄影一败涂地,剪接一误再误,连演员都很烦人。好死不死,本片竟为法国新浪潮导演雅克·里维特(Jacques Rivette)最盛赞的作品,也是影评界的心肝宝贝。

片名的「航船」在法语有「被戏弄」的意思,而一票的影评人还真的都被里维特耍了。没错,《塞琳和朱丽去航船》深入探讨艺术及电影理论,可是表达方式没有创意,没有情感,没有震撼力。本片的无理头的确讨人喜欢,可是三个小时的无理头就不好玩了。另一位法国新浪潮导演让-吕克·高达(Jean-Luc Godard)和里维特一样有极端实验性的名声,然而相对的,高达的摄影、剪接概念强多了,有时足够弥补故事的空洞。

2010年4月7日

赫佐格的心态



在很遥远的过去,当iPhone未诞生,当章子怡还能用「清纯」这两个字来形容,充满理想的我正在大学修历史及社会学。快转到2010年,我还是满脑理想,喜欢看也很想拍有关社会的纪录片。来自德国的沃纳·赫佐格(Werner Herzog)是我最敬佩的导演之一,而他的1971年纪录片《沉默与黑暗的世界》(Land des Schweigens und der Dunkelheit),要是找得到,值得一看。

片名直接明确;《沉默与黑暗的世界》介绍盲聋者的体验,带观众到一个完全无法想像的世界。本片让我见识到盲聋者使用的触感手语,我一方面感到心酸,但另一方面认知什么才是「生命力」。这部纪录片从不滥用音乐来引导观众的情绪,赫佐格保持一种观察/研究的客观立场。总觉得导演看待盲聋者的心态不是「他们好可怜」,而是「他们好有趣」。但愿我也能拍一部有趣、客观、有助社会的章子怡纪录片。

2010年4月1日

旅行团

谈到1979年的《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我想起1939年的《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虽然不合我的口味,这部维克多·弗莱明(Victor Fleming)执导的歌舞片被视为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编剧导演法兰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的《现代启示录》不但有相同的历史地位,也有相同的探险故事架构。两部片很明显受古希腊诗人荷马(Homer)的冒险史诗《奥德赛》("Odýsseia")的影响。

主角的心态
《绿野仙踪》:不知自己要什么,家乡或仙境。
《现代启示录》:不知自己要什么,家乡或越南战场。

主角的使命
《绿野仙踪》:找出巫师,然后杀死巫婆。
《现代启示录》:找出侠盗上校,然后杀死他。

特定路线
《绿野仙踪》:沿着黄砖路走。
《现代启示录》:沿着河航行。

完成使命的后果
《绿野仙踪》:巫婆的弟子们不寻仇,全体让路。
《现代启示录》:侠盗上校的弟子们不寻仇,全体让路。

完成使命的心得
《绿野仙踪》:主角在寻找的是自己,原来她心所在的地方就是家。
《现代启示录》:主角在寻找的是自己,原来他也有黑暗之心。

2010年3月23日

难忘情景:《现代启示录》



最伟大的电影通常有许多难忘情景,1979年的《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就是最好的例子。其中包括德国作曲家理查·瓦格纳(Richard Wagner)的歌剧经典"Ritt der Walküren"搭配残暴的直升机轰炸场景。同时,实力派演员罗伯特·杜瓦尔(Robert Duvall)或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出现的每分每秒都让我摇头敬佩。若拿枪逼我从本片选出最崇拜的场景,我会推荐模糊梦幻/现实的开头片段。

编剧导演法兰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不愧是1970年代电影之王,
他在《现代启示录》除了达到视觉的极至,也拓展听觉的潜力。音效一直是电影制作的灰姑娘,但科波拉了解越南丛林的战争片 + 环绕音效 = 强大震撼力。他在前制就开始策划如何最大化立体喇叭的效益,而开头片段正是环绕音效抢风头的大好时机。不用杜瓦尔或白兰度出马,观众一听到直升机的螺旋桨环绕戏院就兴致盎然。这个年头,环绕音效已经是理所当然的特色。

科波拉也为开头片段选了最适合的主题曲:门户合唱团(The Doors)的生死狂想曲"The End"(直译:终结)。歌词不但符合战争时的心情,螺旋桨的声音也配合节奏,而且用一首名叫「终结」的歌曲当本片的起点想必是导演的小玩笑。

除了环绕音效及迷幻摇滚,科波拉也采用摄影师维托里奥·斯托拉罗(Vittorio Storaro)创造的影像来合成故事刚开始的幻想。观众在一分四十秒看到马丁·辛(Martin Sheen)饰演的Willard上尉,他的倒立特写镜头代表脑袋天翻地覆。Willard拿起烟时,背景刚好是火烧丛林。接近片段尾声,他瞪着天花板的电风扇不停地旋转,听到的确是螺旋桨的声音,是幻觉吗?他往窗户一看,发现螺旋桨的声音是真的,而来自室外,战争还没离开他。

辛没有获得任何最佳男主角奖,倒是杜瓦尔饰演的疯狂中校Kilgore成为电影历史中的难忘人物,也带给他不少最佳男配角奖。科波拉在坎城电影节拿下金棕榈奖,而音效团队及斯托拉罗帮助《现代启示录》赢得两座奥斯卡金像奖。可惜科波拉完成本片之后,再也没拍过一部伟大的作品。

2010年3月10日

棒球棒



我差不多该把棒球棒收起来了,不是因为第八十二届奥斯卡金像奖学聪明了,而是艺术水准老早被奥斯卡舍弃。知道谁是大赢家的唯一用处是为了掌握电影市场的趋势,了解社会大众的倾向。

喜欢复古的奥斯卡自1943年首次有十部电影获得最佳影片提名;所谓的「归根」表明就是为了让更多片子可以提升宣传力,将「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印在它们的海报上。加强广告效应对电影产业有莫大帮助,可是有必要贬低奥斯卡最大的奖项吗?多了五部提名片不会提高刺激性,因为大家都知道哪些提名片没有希望;老实说,没有另外获得最佳导演提名就毫无胜算。今年,只有《阿凡达》(Avatar)和《拆弹部队》(The Hurt Locker)被媒体看好,十部提名片的刺激性完全是虚构。

唯一让我兴奋的是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的大手笔大烂片《阿凡达》在最佳导演及最佳影片都挥棒落空。《阿凡达》和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Titanic)为历史票房一二名;不得不承认卡梅隆拍的电影都是票房坦克车,但他写的故事简直是破烂三轮车。好笑的是,荣获今年的最佳导演及最佳影片偏偏是卡梅隆的前妻凯萨琳·毕格罗(Kathryn Bigelow)的小小独立片《拆弹部队》。第一次最佳导演颁给女性是好消息,但总觉得《拆弹部队》只不过是支一垒安打,怎么看也不像全垒打。至少卡梅隆没赢,至少卡梅隆没赢,至少卡梅隆没赢......

2010年3月3日

难忘情景:《狼族时代》



十分钟的短片,四天的拍摄,两个月的剪接,我的毕业作快完成了。最近老关在工作室,一边努力剪接,一边吸收老师的教导。老师问我有看过什么十分深刻的剪接片段,我立刻联想到奥地利导演麦可·汉内克(Michael Haneke)的2003年作品《狼族时代》(Le temps du loup)。

本片一开场就跳入生死关头;一名男子握紧霰弹枪指着一家四口,释放两位孩子到屋外之后,男子在六分十秒突然开枪。令我震撼的不是开枪前的压力,也不是开枪一刹那的可怕,而是开枪后的反应。汉内克在六分十秒后立刻切到屋外,两位孩子听到枪声快速转头,观众和孩子们同样不知是否有人中枪。更特殊的是,观众也看不到孩子们的表情,因此气氛万分紧张。导演又立刻切到屋内,还是有点状况外,只有母亲Anne (Isabelle Huppert饰)的十秒特写镜头。她用手擦脸上的鲜血(她没有死),凝固的眼神转移到凶手的方向(到底谁中枪?),顿了一下忽然呕吐(是她的丈夫)。

汉内克和他的剪接师提升恐惧的秘密在于节省,他们剪掉观众习惯看到的画面,引起不安。首先,开枪后无中枪的镜头,无血淋淋的尸体,观众反而被隔离到屋外,感到心惊肉跳。接着,Anne在丈夫被谋杀后的镇定表情令人不寒而栗;她与孩子们很可能有悲伤的时刻,可是省略他们大声尖叫及哭哭啼啼的画面让观众更发毛。最后,忍不住呕吐的镜头处理得刚刚好,一吐就剪,配合眼前恍然的状况。

这是我记忆中最惊心动魂的开场,也包含最难忘的呕吐镜头。只有台湾导演杨德昌的《恐怖份子》(The Terrorizers)值得比较,而这部1986年影片的女主角是在结局恶梦醒来呕吐。只可惜我的短片没有呕吐。

2010年2月26日

太空梦游



安德烈·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不愧是俄罗斯人,犹如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大师亚历山大·普希金(Aleksandr Pushkin)、费奥多尔·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yevsky)、列夫·托尔斯泰(Leo Tolstoy)、安东·契诃夫(Anton Chekhov),这位苏联导演的作品令人不得不静坐沉思。1972年的《索拉里斯》(Solyaris)是我的第一部塔科夫斯基影片,看完后我立刻了解什么是「漫长」,什么是「复杂」,什么是「深奥」。

连打哈欠都很深奥的契诃夫认为艺术家的任务是提出疑问,不一定要提供答案。换句话说,「懂」不是最重要的,作品带来的「体验」和「讨论」更有意义。《索拉里斯》是一种新体验,新型科幻片;没有世界末日,没有英雄救美,没有正邪之分。本片的外星生物不像人类或妖怪,反而是神秘的海洋。人类对海洋毫无敌意,海洋对人类也无恶意,互相观察研究,可是在索拉里斯星球工作的几位科学家慢慢地精神崩溃,甚至自杀。

心理学和科幻片的搭配的确很独特;心理学往内,太空研究往外,似乎反方向的主题,完全相反的领域。本片是改编自波兰作家史丹尼斯劳·莱姆(Stanislaw Lem)的同名科幻小说,叙述一名心理学家被派到遥远外太空察看索拉里斯团队的精神状态。海洋的神奇能力可从人类的梦、幻想、记忆创造出他们失去的珍贵东西,而心理学家很快地也被海洋影响,发现死去的妻子竟然复活。

海洋重造的生命是真是假?是真的话,该如何面对及相处?是假的话,该如何逃避及拒绝?这些生命是否有人权?当梦与幻想踏入现实,人类会有什么反应?「活在现实」以及科学追求的现实有多重要?相反的,科学是否能接受一个根据梦与幻想打造出来的世界?这些种种疑问展开塔科夫斯基拿手的心理战。

2010年2月15日

威尔斯、布列松、塔科夫斯基



1983年五月,第三十六届坎城电影节,三位电影界的巨人难得有机会一起站在台上。当年的最佳导演奖竟然平手: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的最后一部片《钱》(L'argent)和安德烈·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倒数第二部片《乡愁》(Nostalghia)。令人脚软的是,邀请两位大师上台的颁奖人乃是名气更庞大的奥森·威尔斯(Orson Welles)。看着身旁三大导演,电影节代表人幽默地说:「不错的聚会嘛」。

千载难逢的组合其实没有想像中的幸福圆满。布列松(以及布列松的神奇发型)来自法国,可是被部分主国观众视为上一代的老古董,嘘声多于掌声。他的风格也不合威尔斯的口味,双方没有握手,没有对话,没有互看。倒是苏联的塔科夫斯基得到西方影迷的大力支持,潇洒地上台领奖,连美国佬威尔斯都很乐意与冷战敌人握手。有趣的是,塔科夫斯基非常崇拜布列松,看到偶像被羞辱,他尴尬到没话好说。

两年后,七十岁的威尔斯因心脏病过世。隔一年,五十四岁的塔科夫斯基死于肺癌。比威尔斯大十四岁的布列松活到九十八岁。我很珍惜当年三人同台的一刹那。

2010年2月4日

难忘情景:《阿飞正传》



梁朝伟呢?梁朝伟在哪?怎么到最后才露面?

看完《阿飞正传》(Days of Being Wild)后,观众都想知道为什么梁朝伟才出现两分多钟,为何他的角色跟故事完全无关,何必附加他在磨指甲、穿西装、梳头发的古怪场景。简单的答案是这部1990年作品原本准备要有续集,而香港导演王家卫打算预告续集男主角梁朝伟。虽然计划泡汤,选择这段无对白,不合逻辑的结局其实也很有意义。

这个结局给我的感觉是故事中发生的所有冲突、失恋及悲剧都很渺小。基本上,人生继续前进(Life goes on)。观众才刚看着一群男女吵吵闹闹哭哭啼啼,犹如世界末日;接着突然冒出拉丁音乐家沙维尔·库加(Xavier Cugat)的"Jungle Drums",还有一位准备吃喝玩乐的男子,带来一阵快乐游玩的气氛。我喜欢这个反差,也肯定不是巧合。

2010年1月30日

他不爱我



拍完1988年的《旺角卡门》(As Tears Go By)之后,香港导演王家卫再度与刘德华、张学友、张曼玉合作,还请来了张国荣、梁朝伟、刘嘉玲,将1990年的《阿飞正传》(Days of Being Wild)塞满了新生代明星。虽然偶像们无法拯救票房,影评界却对本片赞不绝口,有历史十大华语电影之一的地位,也是我经常重看的影片。

影迷熟悉的王家卫可说是在《阿飞正传》诞生;第一次和摄影师杜可风(Christopher Doyle)联手,第一次展现对1960年代香港的着迷,第一次用苏丽珍这个人物,第一次对拖鞋感兴趣。他写剧本的风格(应该说是他不写剧本的风格)也在本片开始出现,让观众见识到他出了名的随心想像,随意策划,随缘拍摄。这种随风飘飘的故事并不理想,成功率不高,在本片也感觉手忙脚乱。

为什么对《阿飞正传》陶醉?原因跟个性有关,我欣赏本片对爱情的悲观,没有一个角色得到想要的爱。导演把失恋、心酸、纠葛拍得好美,加上拉丁音乐家沙维尔·库加(Xavier Cugat)的"Jungle Drums"和港星梅艳芳迷人的低音,这部影片一定要一个人在黑暗中配一杯顶级伏特加观赏。

2010年1月16日

导演争霸战(谁说数学不好玩?)

They Shoot Pictures, Don't They? (http://www.theyshootpictures.com/)最新的千大电影名单刚出炉。我曾在部落格谈过我对TSPDT这个电影网站的重视,也算是常客,所以很期待一年一度的更新结果。虽然排名大致上很少有大变动,我还是迫不及待到网站上查看我喜欢的电影是否上升,不喜欢的电影是否下滑。

另外,TSPDT的资料告诉我哪些导演有最多作品出现在千大电影名单上。当然,最多不代表最伟大,等级不能单纯以数量来衡量,读过一点统计学的朋友们应该知道数字背后藏有故事。先来参考资料,门槛设在十部影片,刚好筛选出以下的十二名顶尖电影大师。

17 - 约翰·福特(John Ford)
16 - 弗里茨·朗(Fritz Lang)
15 - 路易斯·布纽尔(Luis Buñuel)
-吕克·高达(Jean-Luc Godard)
13 - 英格玛·伯格曼(Ingmar Bergman)
阿弗瑞德·希区考克(Alfred Hitchcock)
12 - 费德里克·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
11 - 霍华德·霍克斯(Howard Hawks)
史丹里·库布瑞克(Stanley Kubrick)
黑泽明(Akira Kurosawa)
·雷诺阿(Jean Renoir)
10 - 查尔斯·卓别林(Charles Chaplin)

以上排列确实合理(个个都是传奇人物),可是光看总数一向不可靠。拿上榜作品最多的福特为例,这位电影太祖爷的总数较高,其中原因在于他生涯中拍了一百多部片。早期好莱坞片场对王牌导演的要求远超越1960年代之后的电影制作束度及数量;现代导演很难也很少一年拍超过一部片。

更准确的数据是以「上榜作品数」,除「生涯作品数」,得「上榜百分比」。这个算法让排列不再偏向生涯作品爆多的导演。再更准确的数据是调整「生涯作品数」为「上榜第一部片到上榜最后一部片以内的作品数」。这个算法省略导演未成熟时拍的低等作品。例如福特,他生涯中拍的一百多部片可调整为上榜第一部片到上榜最后一部片以内的五十六部片。以下是按照「上榜百分比」的新排列。

100.00% (11/11) - 库布瑞克
64.71% (11/17) - 黑泽明
63.16% (12/19) - 费里尼
62.50% (10/16) - 卓别林
47.83% (11/23) - 雷诺阿
46.88% (15/32) - 布纽尔
44.44% (16/36) - 朗
39.39% (13/33) - 伯格曼
35.29% (12/34) - 希区考克
30.36% (17/56) - 福特
29.73% (11/37) - 霍克斯
23.81% (15/63) - 高达

大赢家库布瑞克的「上榜百分比」竟然是100.00%,孤僻的他一生拍的电影不多,但几乎每部都是巨作。黑泽明、费里尼及卓别林也因作品较少,而往上三级跳。雷诺阿的排名也提升,反而布纽尔、朗、伯格曼及希区考克都没有之前的威风。如福特,霍克斯也是片场时代的猛将,在好莱坞拍了一票的电影,所以百分比偏低。最恐怖的是高达,不是片场时代的导演,却能像生产线一样快速产出新的短片及长片,一个无法停止的机器人,可惜下场竟是23.81%。

2010年1月13日

难忘情景:《龙争虎斗》



1973年七月二十日,李小龙在香港骤逝。1973年七月二十六日,《龙争虎斗》(Enter the Dragon)在香港上映。好莱坞制作的第一部功夫片,动用多数美国专业人士,包括导演罗伯特·克洛斯(Robert Clouse),水准明显上升;可惜李小龙未能看到他最高超的杰作。

《龙争虎斗》不但是我最爱看的李小龙影片,也是我心目中的武术电影冠军;要我从本片选出一个最精彩的武打场景简直强人所难。该选在武道会与Oharra (Robert Wall饰)的一对一?还是在秘密基地展开「一人对一城」的大挑战?或是在镜子屋与大魔头Han(石坚饰)的争斗?「一人对一城」带来各式各样的兵器:少林棍、菲律宾短棍、双节棍。另外,在镜子屋的摄影惊人又经典。然而,看着李小龙摧毁Oharra,看着他轻松的速度及力量,看着他跳起舞来,看着他压倒性的霸气,看着他连上衣都不用脱,看着他的冷面在最后一击突然爆发⋯⋯太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