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9日

最喜欢的法国片:第六名



还没聊完。

6.《克莱尔之膝》(Le genou de Claire)
1986年的《绿光》(Le rayon vert)并不是艾里克·侯麦(Eric Rohmer)唯一展示法国人闲聊战斗力的影片,1970年的《克莱尔之膝》同样从头聊到尾。这位法国新浪潮导演的风格就是如此;摄影方面很普通,情节几乎不存在,可是戏里人物充满智慧,谈话内容寓意深远。

本片属于侯麦的「六个道德故事」系列,关系到瀟灑稳重外交官Jerome (Jean-Claude Brialy饰)与灵敏大方女作家Aurora (Aurora Cornu饰)讨论的情欲测验;目标为一对青少年姐妹。首先,妹妹Laura (Béatrice Romand饰)和已定婚的Jerome进行爱理不理的游戏,暧昧隐灭后,Jerome便迷上姐姐Claire (Laurence de Monaghan饰)。只是他的欲望竟是Claire的膝盖。

本片是我看过最性感的电影之一,没有赤裸,没有色情,只有一只很想抚摸美丽膝盖的手。

2010年8月6日

最喜欢的法国片:第七名



如果老爸是举世闻名的法国印象派画家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当儿子的该如何跨出庞大阴影?不仿成为历史最伟大的导演之一。

7.《游戏规则》(La règle du jeu)
·雷诺阿(Jean Renoir)的1939年经典作品许多十大电影名单的常客,原因在于影评界看到历史性的摄影就心跳加快。我倒不是因技术方面的突破喜欢本片,贵族世家的庄园生活才是吸引我的特点。「一堆人物聚集在豪华庄园」是现代少见的影片主题,除了2001年的《高斯福庄园》(Gosford Park),近几年似乎没有同类型的电影。也因如此,看到《游戏规则》如看到白老虎那样震撼。

所谓「游戏」指的并非名门巨富在私人度假村的交际游玩,而是他们在公众面前的表态及形象。「规则」指的是这些有钱人死守的礼貌及雅气,就算是三角恋情也要彬彬有礼。雷诺阿虽然以尖锐的幽默讽刺法国上流社会的规矩、思想、作风,但他也满佩服贵族八面玲珑的超能力。

这部诙谐喜剧的对白真的无话可说的棒,例如被抛弃的情妇优雅地承认「一个人可以解恨,但无法解闷」,清楚认知自己无法燃起过去的爱火。本片最终的一句对白又是一个完美结论;老一代的豪门贵客竟称赞庄园主人死爱面子的谎言为「风度,这可是现代稀有的东西。」

的确是稀有的东西⋯⋯

2010年7月12日

最喜欢的法国片:第八名



法国人整天坐在咖啡厅聊天,这是很多美国人对法国人的刻板印象,认为他们只懂享受,不会努力工作。走在大街小巷,我发现法国人果真都泡在咖啡厅里摆龙门阵,不是谈心,就是闲聊,连观看人群也是一种活动。

8.《绿光》(Le rayon vert)
1960年代新浪潮导演艾里克·侯麦(Eric Rohmer)的作品经常表现法国人爱聊天的习性,而他在1986年的《绿光》更是火上加油。女主角Delphine (Marie Rivière饰)从第一个镜头就开始聊,电话上聊,面对面聊,一对一聊,一堆人聊,用餐聊,不用餐聊,室外聊,室内聊,不想聊听别人聊。也难怪很多影迷受不了戏中人物从早到晚闲话家常,而且一聊就是一镜到底。然而,导演正是利用这些谈话来描述女主角的个性;重点不在她「说什么」,而是她「怎么说」。从她的态度及反应来看,矛盾、爱哭的Delphine为典型迷失的女人,寂寞却又不合群,想求救又不接受帮助,感到孤单却爱耍自闭。本片不像侯麦早期的「六个道德故事」系列,主角并不是面对诱惑的男性,但共同点是他们全都不知自己想要什么。

2010年7月8日

最喜欢的法国片:第九名



巴黎数不清的古老建筑物令我有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很自然地幻想好几十年前,好几百年前,站在我站的地点的人在做什么,想什么。我也很好奇编剧导演克里斯·马克尔(Chris Marker)在1962年在做什么,想什么。

9.《堤》(La jetée)
1962年带给观众马克尔的实验性短片《提》。将近四十年后,观众始终很难想像马克尔竟能省略「动作」,采用一连串的黑白相片来叙述一名来自未来的男子爱上一名居留现代的女子。如何精简表达时间旅行?如何精简形容爱?我曾经写过本片充满「少就是好」的力量,欢迎大家穿越时空回顾去年的文章内容

2010年7月4日

最喜欢的法国片:第十名



六月底陶醉在法国一星期,和坎城结为夫妻,又与巴黎婚外情,真是魅力四射的国家。当然,魅力四射的国家必有魅力四射的电影,只可惜我有一山的法国电影还没机会看。我目前最喜欢的法国片,从第十名开始:

10.《无日》(Sans soleil)
「看」到的是神奇美妙的环游世界片段,「听」到的是一名女子阅读旅行者的来信。我一直对编剧导演克里斯·马克尔(Chris Marker)在本片使用的叙事架构十分着迷;整部片由从不出现的女子传达无影无踪的旅行者一路的感想。除了特殊的叙事架构,1983年的《无日》观察不同国家的历史、习俗、信仰、社会及经济,并提出多数有趣的评论。艺术不只须要有创意,也应该刺激思想,启发疑问。很多影评人用「前卫」来形容马克尔,他们说的没错。

2010年6月21日

意大利的影响力



大多数影迷大概不知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还满爱拍纪录片;除了2005年的《没有回家的路向:鲍伯·迪伦》(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身为意大利裔美国人的斯科塞斯在1999年的《我的意大利之旅》(Il mio viaggio in Italia)诚心诚意表达他对祖国电影的热爱。本片长达四个钟头,横跨意大利电影历史,介绍和探讨二次大战到1950年代的三大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导演:罗伯托·罗塞里尼(Roberto Rosselini)、维托里欧·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当时,新写实主义电影挑战了好莱坞的华丽制作以及「美梦成真」剧情,不但鼓励外景拍摄,聘请非职业演员,编剧也擅长以悲观角度看待社会及生命。

新写实主义强力影响了1960年代之后的影片,而斯科塞斯也很乐意地列出许多世界巨作及大师,尤其两位令我闭上眼睛摇头敬佩的意大利导演:费德里克·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和米可安桀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乍看之下,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想当然是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接班人,可是他们的风格跟前辈们的比起来,又没有想像中的一致。如果罗塞里尼、德·西卡、维斯康蒂是想呈现社会的衰弱经济和道德如何带来绝望,那么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专注在主角如何面对现代化的意大利,好比拿个放大镜对准主角的精神及心灵。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的影片梦幻多了,但保持新写实主义的悲情,只是他们故事里的战争及悲剧不是发生在眼前,而是发生在脑里、心里。

对于喜欢费里尼、安东尼奥尼以及历史的我,《我的意大利之旅》是必看的作品,可是不得不指出本片就如一堂历史课。从电影片段、剧照到「导游」斯科塞斯的详解,《我的意大利之旅》充满教育性,只是毫无戏剧性。

2010年6月11日

难忘情景:《没有回家的路向:鲍伯·迪伦》



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在电影历史的地位早已奠定,可是这位美国大导演近十年来与李奥纳多·迪卡普里欧(Leonardo DiCaprio)合作的一系列影片只能用「为什么」这三个字形容。不管是《纽约黑帮》(Gangs of New York)、《飞行者》(The Aviator)、《无间行者》(The Departed)、《禁闭岛》(Shutter Island),迪卡普里欧的演技只能用「扯后腿」这三个字形容。然而,斯科塞斯的2005年纪录片《没有回家的路向:鲍伯·迪伦》(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不但没有迪卡普里欧搅局,而且主题还是我的偶像鲍伯·迪伦(Bob Dylan),心情只能用「上天堂」这三个字形容。

身为1960年代反叛文化代言人,迪伦对美国民谣、乡村、蓝调、摇滚音乐有深远影响力。他的歌词连接许多无关的文字和概念,穿插政治、社会及哲学。208分钟充满罕见的演唱会及采访片段,包括印象最深刻的文字拼图场景。看着迪伦嘻嘻哈哈地把文字混合当游戏玩,这种惊人的想像力只能用「斯科塞斯的《无间行者》竟然赢奥斯卡最佳影片?」这十九个字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