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7日

他是麦可·汉内克



话说在前头,我非常崇拜奥地利导演麦可·汉内克(Michael Haneke),也恭喜他能在第六十二届坎城电影节首度荣获金棕榈奖,可是为何评审团主席偏偏是伊莎贝尔·于蓓(Isabelle Huppert)?

法国影后于蓓在2001年的《钢琴教师》(La pianiste)以及2003年的《狼族时代》(Le temps du loup)与汉内克合作,也靠着在《钢琴教师》的惊人演出赢得生涯第二度坎城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现在又以评审团主席的身份颁赏金棕榈奖给汉内克。相信得奖片《白丝带》(Das weiße Band)值得肯定,被列为2009年十大电影之一的机会也很高,但因两人的特殊关系,结果多少让人起疑心。

然而,我还是为汉内克高兴。《钢琴教师》当年获得坎城电影节评审团大奖(等于第二名),2005年的《隐藏摄像机》(Caché)拿下最佳导演奖,可是汉内克一直和金棕榈奖无缘。1997年的《趣味游戏》(Funny Games)是我的第一部汉内克片,他的独特剪接风格及久留长镜头让我想起法国显赫导演罗伯特·布列松(Robert Bresson)及意大利大师米可安桀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汉内克向来很欣赏两位前辈的电影,现在他和布列松、安东尼奥尼一样都是金棕榈奖得主。

2009年5月21日

侯麦的六个道德故事

春天让我想起艾里克·侯麦(Eric Rohmer),观赏他的「六个道德故事」系列有一种轻松舒适的感觉。片里的人物东躺西靠,不断地聊天,不停地挑逗,充满「静态活力」。习惯动作的影迷大概无法接受这位法国新浪潮导演的风格;不怕「无聊」的族群绝对不能错过这六部电影。

《麦索的女面包师》(La boulangère de Monceau):这部1963年的二十三分钟短片极为简单,也成立了连贯六部电影的主要冲突:见异思迁的男主角该选谁为对象?轻而易举的女面包师还是惊弘一瞥的梦中情人?

《苏珊娜的故事》(La carrière de Suzanne):系列中最散乱的影片想必是这部1963年作品。虽然人物的动机捉摸不定,但喜欢多从心理战的朋友们可有戏看了。

《幕德家一夜》(Ma nuit chez Maud):结合宗教、哲学、孤男寡女,1969年的《幕德家一夜》是许多侯麦教徒心目中的圣杯,也是「六个道德故事」系列中我最欣赏的作品,尤其是片里无声的性感。

《女收藏家》(La collectionneuse):比《幕德家一夜》先拍,但之后才上映,1967年的《女收藏家》将系列中的知识份子推到高傲自豪的极限。无知贪玩的女孩该如何对抗这些矛盾爱说教的男人?

《克莱尔之膝》(Le genou de Claire):稳重的熟男、爱玩的女孩再度展开心理战。侯麦的1970年作品叙述已定婚的外交官,为了测验自己的忠诚,采用美男计接近一对姐妹,却深深地迷上一对膝盖。

《午后之爱》(L'amour l'après-midi):不知不觉的外遇即将撞上幸福美满的家庭。1972年的《午后之爱》犹如很多侯麦的故事,在他的世界里,出轨不因鲁莽冲动,一切经过分析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