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2月25日
人没事就好
第八十届奥斯卡金像奖刚结束,只能说好险。
很多人都知道奥斯卡金像奖好比好莱坞对著镜子赞美自己腹肌超美,它的电影品味和判断能力也早已被怀疑及批评,但「谁会赢最佳影片?」仍然排徊在大家的脑里。我第一次认真看奥斯卡是1995年,《阿甘正传》(Forrest Gump)打败明显在它之上的《低俗小说》(Pulp Fiction)及《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赢得最佳影片,十三岁的我没什么感觉。2001年《毒品网络》(Traffic)及《卧虎藏龙》(Crouching Tiger, Hidden Dragon)都败给《角斗士》(Gladiator),这是我首次看完奥斯卡想拿棒球棒跟电视问好。一部外语片要赢最佳影片是不可能的任务,但怎么会给毫无艺术价值并且被我大学历史老师臭骂的《角斗士》?惊人的是《角斗士》成为自1950年的《一代奸雄》(All the King's Men)以来第一部未拿下导演奖或剧本奖的最佳影片。更惊人的是五十一年来第二部未拿下导演奖或剧本奖的最佳影片竟然在短短两年又出现。那年《钢琴家》(The Pianist)拿下最佳导演和最佳改编剧本,也获得最佳男主角,外加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影片、凯萨电影奖最佳影片、坎城电影节最高荣誉金棕榈奖,但奥斯卡最佳影片却莫名其妙颁给《芝加哥》(Chicago)。换句话说,拍得最好+写得最好+演得最好=不是最好的片子。棒球棒在哪?
基于以上一系列的古怪事件,我对奥斯卡的信心撤底破灭,经验告诉我不用期待好下场。例如前年最佳影片颁给《撞车》(Crash),在场来宾发出吃惊的叫声,得奖人都吓到说不出话来,被看好的《断背山》(Brokeback Mountain)竟然落败。之后有很多人为《断背山》喊冤,但我觉得这两部片子都很糟糕而该得奖的是《晚安,好运》(Good Night, and Good Luck),就只好叹个气抽根烟。今年就没那么沮丧了,被大家看好的《老无所依》(No Country for Old Men)荣获最佳影片,意外没发生还真是意外。《老无所依》是各知名年度十大好片名单里的常客,听到得奖片名时我只想「好险」,原来这就是生还者家属的感受。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