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1日

意大利的影响力



大多数影迷大概不知大导演马丁·斯科塞斯(Martin Scorsese)还满爱拍纪录片;除了2005年的《没有回家的路向:鲍伯·迪伦》(No Direction Home: Bob Dylan),身为意大利裔美国人的斯科塞斯在1999年的《我的意大利之旅》(Il mio viaggio in Italia)诚心诚意表达他对祖国电影的热爱。本片长达四个钟头,横跨意大利电影历史,介绍和探讨二次大战到1950年代的三大意大利新写实主义导演:罗伯托·罗塞里尼(Roberto Rosselini)、维托里欧·德·西卡(Vittorio De Sica)、卢奇诺·维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当时,新写实主义电影挑战了好莱坞的华丽制作以及「美梦成真」剧情,不但鼓励外景拍摄,聘请非职业演员,编剧也擅长以悲观角度看待社会及生命。

新写实主义强力影响了1960年代之后的影片,而斯科塞斯也很乐意地列出许多世界巨作及大师,尤其两位令我闭上眼睛摇头敬佩的意大利导演:费德里克·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和米可安桀罗·安东尼奥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乍看之下,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想当然是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接班人,可是他们的风格跟前辈们的比起来,又没有想像中的一致。如果罗塞里尼、德·西卡、维斯康蒂是想呈现社会的衰弱经济和道德如何带来绝望,那么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专注在主角如何面对现代化的意大利,好比拿个放大镜对准主角的精神及心灵。费里尼和安东尼奥尼的影片梦幻多了,但保持新写实主义的悲情,只是他们故事里的战争及悲剧不是发生在眼前,而是发生在脑里、心里。

对于喜欢费里尼、安东尼奥尼以及历史的我,《我的意大利之旅》是必看的作品,可是不得不指出本片就如一堂历史课。从电影片段、剧照到「导游」斯科塞斯的详解,《我的意大利之旅》充满教育性,只是毫无戏剧性。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