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8日

五大疑问:《梅兰芳》



为了预告中国导演陈凯歌的新作品《梅兰芳》(Forever Enthralled),以下是我日夜沉思的五大疑问。
  • 要是我说我好想好想好想好想看这部片,经历过《无极》(The Promise)的生还者是否觉得我活得不耐烦?
  • 假设陈凯歌是美国男篮梦幻队,而2005年的《无极》如美国队在雅典奥运会的羞辱,《梅兰芳》会不会成为他的北京奥运会复仇金牌?
  • 黎明?为什么不找实力派天才谢霆锋演梅兰芳?告诉我为什么?
  • 东山再起不容易,但至少陈凯歌现在只能上爬,很难下滑。导演大概也了解他的1993年巨作《霸王别姬》(Farewell My Concubine)不是一个实际的目标。《霸王别姬》几乎横扫电影界所有的最佳外语片大奖。可是我不懂为什么有些影迷要劝告大家别拿《梅兰芳》与《霸王别姬》做比较。这些影迷认为两部电影大不相同,不需比较。我真的希望他们只是随便说说。第一,不比较如何知道大不相同?第二,一位导演拍了两部关于京剧的影片,为何不能比较?如果我拍了一部梦幻队纪录片,又拍了一部科比·布莱恩特(Kobe Bryant)传记片,影迷们当然可以对比这两部关于篮球的作品。
  • 我诚心诚意祝导演好运,但再度失败的话,是否就没戏唱了?

2008年11月23日

有一点紧



虽然我称1958年的《迷魂记》(Vertigo)为冒牌经典,但传奇导演阿弗瑞德·希区考克(Alfred Hitchcock)可不是冒牌天才。影评界的误判不是他能控制的。也因如此,有些杰出希区考克片偏偏得不到《迷魂记》十分之一的名誉;1948年的《夺魂索》(Rope)就是最好的例子。

《夺魂索》是希区考克的第一部彩色影片,也是第一部与好莱坞黄金时代巨星詹姆斯·史都尔特(James Stewart)合作的电影(另外包括《后窗》(Rear Window)、《擒凶记》(The Man Who Knew Too Much)、《迷魂记》)。史都尔特饰演的哲学教授Rupert Cadell如同他在其他希区考克片里演的破案英雄,可是Rupert并非《夺魂索》的焦点人物。主角反而是反派:狂傲凶手Brandon Shaw (John Dall饰)与懦弱帮凶Phillip Morgan (Farley Granger饰)。两位好友曾是Rupert的学生,可能也是他过去的性伴侣。

本片灵感取材自美国的李奥波德与勒伯案;Brandon与Phillip跟纳森·李奥波德(Nathan Leopold)与理查·勒伯(Richard Loeb)一样都是充满学问的上流社会同性恋者。将谋杀视为艺术的李奥波德与勒伯在1924年杀害一名十四岁的少年;电影化身Brandon与Phillip追求完美的谋杀,拿无辜的昔日同学David Kentley (Dick Hogan饰)当实验品。

令人惊讶的是,希区考克在影片一开始就让观众亲眼目睹Brandon与Phillip用绳索勒死David。导演果然高明,竟敢省略悬疑片的两大疑问:谁干的?如何办到的?如今观众最想知道的是两名凶手会不会被抓。自视甚高的Brandon大胆邀请死者的亲戚朋友(包括Rupert在内)到他的豪华公寓饮酒就餐,将尸体藏在客厅的木箱里,又将木箱作为餐桌。谋杀的挑战性还不够,他一定要瞒过所有的客人才满足。男友Phillip无法理解他的高傲,每当爱开玩笑的Brandon戏弄嘉宾,Phillip就充满罪恶感。

所有嘉宾中只有Rupert开始怀疑David的失踪跟两位主人有关。看着猫捉老鼠十分刺激,发生在固定小型空间更加精彩。希区考克对空间限制很感兴趣,本片全部设置在Brandon的公寓里(1954年的《后窗》也是关在公寓里)。了不起的是,《夺魂索》采用单一镜头的手法拍摄,连续长镜头创造一种舞台剧的气氛。当然,这种拍法对演员们的要求较高,而本片全班人马表现完美无缺。

从独特摄影到同性恋主体到另类悬疑故事,本片充满实验精神。实验性的影片关于实验性的谋杀,《夺魂索》的确是希区考克的作者论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