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9日
摧毁经典希区考克片
上个月的阿弗瑞德·希区考克(Alfred Hitchcock)文章提到大多数的影迷对这位著名导演的崇拜。希区考克时常被视为史上三大导演之一,而他的1958年作品《迷魂记》(Vertigo)也经常被列在十大电影名单上。论技术,希区考克的确高高在上,可是他的电影缺乏深度,连他自己也承认娱乐是他的最终目标。我并不认为伟大的导演必须远离娱乐,问题是希区考克从未拍过一部真正深奥的片子,而最接近这个境界的几部希区考克片却被许多影评人排在《迷魂记》之下。因此,我要摧毁《迷魂记》。
其实这部片子最初不受欢迎,被当时的影评人羞辱得很惨,但得到后代的强烈支持,现在与史上伟大电影平起平坐。极大多数的《迷魂记》支持者陶醉在优美及创新的摄影,可是再惊人的摄影技巧也是克服不了如此荒唐的故事。依赖摄影技巧的电影有时候可以稍微不顾情节,但《迷魂记》是一部故事主导的悬疑片,情节方面必须符合逻辑,再小的破绽都可能是巨大的威胁。我很惊讶没有更多的影评人发觉片子的破绽多到整个故事垮塌了。
好莱坞黄金时代巨星詹姆斯·史都尔特(James Stewart)饰演的Scottie Ferguson之前是一位警官,因惧高症引起的眩晕甚至失去意识,不得已退休。后来昔日同学Gavin Elster (Tom Helmore饰)聘请Scottie监护他的妻子Madeleine Elster (Kim Novak饰),Gavin怀疑她有精神病,或许被附身。在跟踪过程中,Scottie察觉Madeleine模仿曾祖母Carlotta Valdes的发型,还拜访她的坟墓及画像。当她跳海自尽时,Scottie拯救了她,爱上了她。Scottie从Gavin那里得知Madeleine的曾祖母大约一百年前自杀而死,她当年跟Madeleine现在一样二十六岁。有自杀倾向的Madeleine后来跑上教堂钟塔,有惧高症的Scottie一楼一楼追赶,拼命压制眩晕,但最终还是眼睁睁看着爱人坠楼身亡。Scottie被判无罪,可是严重忧郁症害他陷入呆滞状态。
目前为止重大破绽已出现了:请告诉我男主角如何在短短几天内彻底爱上一个精神不稳定的有夫之妇?他对女主角动心的那一刻实在很扯,戏里的情感毫无说服力。更何况老成持重的史都尔特完全不像一个会鲁莽坠入爱河的人。可怕的是,不可思议的情节还在后头,不愿知道结局就先读到这里。
长期住院的Scottie终于康复,但他重回社会不久竟然遇见一位长得跟Madeleine一摸一样的女子。她名叫Judy,虽然发色与气质都不同,但Scottie还是和她交往。观众接下来从Judy的回忆得知她的确是Scottie原本爱上的女人,当时为钱杀妻的Gavin躲在钟塔上等着假冒夫人的Judy到达,再将亡妻的尸体丢下楼。希区考克在这里犯下一个可笑的错误,他担心观众也许看不懂倒叙画面,由Judy写信时的旁白重复解释真相。其实观众没有导演想象的笨,说一次并能了解聘请Scottie及鬼魂附身都是骗局。另外一个破绽是凶手的策划,Gavin需要信用满分的证人目睹轻生过程,可是他如何有把握鱼会迷上饵,万一鱼不喜欢那种饵怎么办?要是鱼克服眩晕,追上饵又看到渔夫,那就糗大了。此外,渔夫如何把尸体扛上钟塔?尸体解决后渔夫与饵要如何下楼,如何确定鱼已经不省人事?更离谱的是,不杀人灭口就算了,可是帮凶竟然没离开城市。
事实上Judy很爱Scottie,快被罪恶感击垮了,但又不敢泄漏秘密。当Scottie非要把她改造为Madeleine,她竟然乖乖地染金发及装贵妇,满足他扭曲的强迫观念。希区考克要表达的非常有趣:没疯的人被装疯的人逼疯。接近片尾,Scottie终于发现自己被当猴子耍,便拉着Judy回到教堂钟塔,逼她再次爬上楼,宣布他要利用第二次机会打败惧高症。他为何觉得这招能治好惧高症,我也搞不懂,但他果真爬到顶端。他一路大骂面前的冒牌货,重述阴谋给她听(谢谢阿弗瑞德·希区考克爵士第三次解说真相)。鬼扯的片一定要有鬼扯的了断,Judy看到修女的暗影,以为是Madeleine的鬼魂,吓到坠楼身亡。天啊,要悲剧重演也轮不到修女,让冲动的Scottie不小心推她下去更悲惨,更多意义,更有震撼力。
这就是当今影评界的爱片。我想上钟塔。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