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5日
奥斯卡比我的部落格大七十九岁
一转眼我的电影部落格已经一岁了,感谢所有的读者在这第一年的支持,你们三位太捧场了。
认识我的读者早已了解我对奥斯卡金像奖的印象(提示:棒球棒)。我原本不想花时间讨论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最后还是决定提一下比较好,做人不能太绝。
第八十一届奥斯卡金像奖的大赢家乃是《贫民富翁》(Slumdog Millionaire),果不其然赚到八奖,轻易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我大约两个月前看了这部关于印度贫民窟的独立片,完全不讶异奥斯卡会爱上它,倒是满讶异许多影评协会也称它为年度第一。我还没看过所有2008年的强片,但《贫民富翁》很明显比不上《摔角手》(The Wrestler)或《黑暗骑士》(The Dark Knight),大概也在《瓦力》(WALL·E)之下。
事实上,英国导演丹尼·博伊尔(Danny Boyle)的努力和创意值得称赞,虽然快打旋风摄影剪接方式不合我的口味,这并非《贫民富翁》的败笔;让我看不下去的是西蒙·比尤弗伊(Simon Beaufoy)编写的剧本蓬头垢面。仔细观察,本片与2008年华语电影心肝宝贝《海角七号》(Cape No. 7)简直是双胞胎,同样叙述没前途的小伙子靠着热情、运气,在众人眼前出人头地,顺便与爱人接吻。不得不承认两部电影的奥妙魔力,问题是兴奋过头的影迷看不出剧本其实穿着短裤拖鞋,没刮胡子上班。本片是一种成人童话故事,但「童话」还是有自己的逻辑,况且这个童话世界的指南针偏向「写实」,不是「梦幻」,所以编剧更不应该在逻辑的道路上转来转去。
不合逻辑的情节并不是小贫民Jamal Malik (Dev Patel饰)在益智游戏节目的惊人表现,也不是Jamal克服残酷的社会。让我头痛的是剧本里的deus ex machina(直译:来自机器的神),这个拉丁片语指的是小说、戏剧情节中牵强扯入的解围人物或事件。戏中某些角色处理不当(警察、Jamal的哥哥),他们的异常选择和举动演变成deus ex machina。综上所述,编剧给主角一个压倒性的难关,我为主角担心,所以当故事忽然冒出意外介入而扭转局面的事件,我告编剧作弊。
这两个月来,我处在「碰到《贫民富翁》的批评者,二话不说激情拥抱」的状态,目前被拥抱的人数只能说不高。本片即将在两岸三地上映,部落格的生日礼物就拜托大家了。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